學校背景
地區
元朗區
宗教
無宗教
就讀學生性別
男女
創校年份
1991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資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已接受師資培訓人數百分率 | 77%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44%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31%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36%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16%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48%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5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5 |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5 |
中六 | 4 |
總數 | 25 |
語文及教學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生活與社會(中二、中三)、中史、歷史*、地理*、基本商業*(中三)、普通電腦*、音樂*、體育、家政(中一及中二)、視覺藝術、綜合科學*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生物、中史、歷史、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經濟、旅遊與款待、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中一)
英國語文、物理、化學、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會計單元)、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數學(中二及中三)
數學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中史、歷史*、地理*、基本商業*(中三)、普通電腦*、音樂*、體育、家政(中一及中二)、視覺藝術、綜合科學*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生物、中史、歷史、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經濟、旅遊與款待、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中一)
英國語文、物理、化學、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會計單元)、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數學(中二及中三)
數學
為了遵循教學語言微調政策,我們學校積極提升初中學生的英文能力。在中英數等科目中均實行分組教學,特別是在初中數理科目中,強化使用英文詞彙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至於高中,則根據科目需求選擇英語或母語教學。為了提升英語水平,我們設立了英語學習中心,由外籍英語教師主持有趣的英語活動,並提供多媒體自學教材和網上英語教室供學生學習。透過早會閱讀、閱讀獎勵、出版學生文集、語文學術日、英語日、海外遊學團以及內地交流等活動,希望學生能掌握兩文三語的能力。
測考試卷內容之30%配合能力較弱學生之程度;50%之內容達至一般程度;20%則與能力較高同學之程度配合。數學科於高中課程加入延伸單元,讓能力較佳的同學選修。
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初中課程強調雙語、三語、STEAM、生活和社會,並在課餘時間增設中英數的補習班和才拔尖班;高中則採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促進師生交流並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同時透過額外補課、講座和測驗來協助學生應對公開考試。每個科目都擁有明確的學科政策和工作計劃;為了配合高中學制和課程發展的需求,設立了科目主任聯席會議,制定長遠的課程政策。
申請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為中一學位的30%。
甄選準則:學業成績50%;操行 / 評語20%;面試表現20%;服務/活動及獎項10%。
在7、8月間,我們為中一學生設立英文和數學科暑期銜接課程。為了關注中一學生的多元發展,學校開設了STEAM興趣班。此外,為家長和學生安排了中一迎新日、歷奇培訓日以及適應性課程,以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為了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學校已經制定了「健康校園政策」,舉辦了「健康周」,並設立了專責小組監察小食部和午餐運作;學生健康服務和體適能計劃;並設有班主任課程和朋輩領袖輔導計劃等,以倡導健康和諧的校園生活。此外,輔導組與社工定期舉辦精神健康攤位、減壓工作坊、成長新動力、彩虹義工服務學習計劃、網絡社交工作坊、青少年成長計劃、正向輔導課程、性教育工作坊、正向成長計劃及校園好精神Good health@school。訓導組安排不同的德育講座及早會分享,舉辦領袖訓練,協助學生的五育均衡發展。
其他資料
秉承中大「博文約禮」辦學精神,培養學生勤奮力學,敦品勵行;均衡發展五育;勇於承擔責任;獨立思考;樂於服務社群;以及對國家民族的使命感。
學校氛圍樸實,師生關係融洽。採用全校參與輔導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實踐訓育合一,確保學生在各方面獲得適切的指導。特為初中生設立同儕輔導計畫。學校推行「臻善全方位獎勵」和獎學金計畫,設置學業、品德、閱讀、服務和活動等獎項,鼓勵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