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觀塘區
宗教
基督教
就讀學生性別
男女
創校年份
2003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直資
中一 | $25900 |
中二 | $25900 |
中三 | $25900 |
中四 | $25900 |
中五 | $25900 |
中六 | $25900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已接受師資培訓人數百分率 | 88%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52%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21%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36%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10%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4%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4 |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4 |
語文及教學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及中二級)、中國歷史、視覺藝術、音樂、體育、聖經、生活與社會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旅遊及款待、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德育、應用學習 (西式食品製作,航空學)(中四級)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資訊科技、地理、歷史、綜合科學、跨學科英語(中一級)、STEAM(中一及中二級)、基礎商業(中三級)、宗教研究(非華語學生)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及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及中二級)、中國歷史、視覺藝術、音樂、體育、聖經、公民、經濟與社會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旅遊及款待、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德育、應用學習 (西式食品製作,航空學)(中四及中五級)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資訊科技、地理、歷史、綜合科學、跨學科英語(中一級)、STEAM(中一及中二級)、基礎商業(中三級)、宗教研究(非華語學生)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及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
以英語授課(EMI),並設拔尖補底班。初中英語課以小班教學,以增加學習效能。
重視學習過程的評估,在每科推行多元化及進展性評估,讓學生在不同的階段知道學習進程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從而加強學生的自信,努力不斷的學習及改進。
1. 追求卓越學業成就:研發創新教學,如「學思達」、「正向管教」,引導學生自學,追求卓越成績;
2. 注重學生全人發展:培育學生作謙遜無私的領袖,建立互相尊重與共融的學習環境;
3. 培養學生國際視野:透過招收非華語學生、接待來自奧地利,意大利及德國交流生、舉辦國際文化周、各地遊學團等活動,為學生建立國際交流網絡;
4. 推行STEAM教育及推廣綠色校園文化:把STEAM的學習元素帶入校園,培育學生以多角度思考問題,發揮創意,解決問題;同時積極推廣綠色校園的文化,教育學生珍惜資源,以行動回饋社會;
5. 全校推行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學生計劃人生的方向。
申請入學
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自行收取所有學生,並於2024年10月中開始接受申請。
收生準則:學業成績50%,操行20%,面試20%,家長支援10%。
致力幫助小學畢業生(特別是中文小學畢業生)銜接本校的英中課程,內容包括:
1. 模擬課程:全體中一學生參加一星期的「模擬課程」(Bridging Programme),依照平日學校上課形式進行早會、上課及每天的課後檢討,並設最佳上課表現學生獎項。
2. 英語環境:「模擬課程」內容包括進行不同的學科簡介及學習技巧,所有集會及課堂活動俱以英語進行。其中英語科由「以英語為母語教師」(NET)任教。
3. 家長迎新:學校亦為中一學生家長舉行「迎新日」,向家長介紹學生於中一期間學習內容,並解釋家長可以如何配合。
其他資料
藉著聖經真理,透過實踐愛的教育,建立充滿創意、積極進取、關懷互信的校園,協助學生建立和諧的社群關係,發揮獨特潛質,在學識、品德、情意方面成長,成為負責任、情理兼備、胸襟廣闊、追求卓越的青年人。
本校採用訓輔合一的模式,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幫助學生成長,同時亦致力家校合作,改正學生行為。另設「自勵計劃」,讓學生有計劃地自我改進,將功補過。本校鼓勵學生藉服務別人,以達成自我成長。推行「一人一職」及義工計劃,藉此鼓勵同學服務別人,培育關心別人及貢獻社會的領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