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東區
宗教
天主教
就讀學生性別
男女
創校年份
1979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資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290 |
中五 | $290 |
中六 | $290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已接受師資培訓人數百分率 | 93%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13%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33%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7%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93%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0 |
中二 | 0 |
中三 | 1 |
中四 | 2 |
中五 | 2 |
中六 | 2 |
總數 | 7 |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0 |
中二 | 0 |
中三 | 0 |
中四 | 0 |
中五 | 2 |
中六 | 2 |
總數 | 4 |
語文及教學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沒有開辦中一至中三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中六)、物理、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旅遊與款待(中六)、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倫理與宗教(香港中學文憑課程)(中六)、倫理與宗教(校本課程)、中五及中六應用學習課程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六)、物理(中六)、生物(中六)、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六)、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中六)、體育、倫理與宗教(校本課程)、中六級應用學習課程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採用母語教學,注重兩文三語的培育。於非語文科目加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增加學生接觸、運用及提升英語能力的機會。英語教師協助推行英語會話學習及於各活動、早會、週會等以雙語進行。中、英文按學生程度小班上課。
設持續性評估,其中包括全年舉行考試兩次、統測兩次及個別科目的課堂小測、專題習作等。定期分析及跟進學生在學習上的成效,藉此檢討及調整教學策略,提昇學生學習效能。
1. 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著重生生互動教學。
2. 推行協作教學模式,教師可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編排教學內容及制定教學策略,藉此協助同學提昇學習效能。
3. 科目組合多元化,高中學生可按能力及興趣選讀不同的科目。學生亦可選修應用學習課程,為日後升學或投身社會作好準備。
4. 推動自主學習,鼓勵學生發揮不同的潛能,著力加強學生在體育運動及藝術觸覺方面的訓練。定期安排同學參與音樂欣賞、外出參觀及出席主題講座,擴闊學生眼界及豐富課堂以外之其他學習經歷。
5. 全校閱報日、圖書館閱讀計劃等活動,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樂於與人分享閱讀心得。
申請入學
本校辦學團體決定不參加本年度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包括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及統一派位階段)。
制訂健康校園政策,參與「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鼓勵學生多運動,培養身心健康。
其他資料
以學生為本,提供全人教育,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均衡發展。為不同學習性向及能力的學生提供發展潛能機會,配合升學及就業需要。
本校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融洽。全校採用訓輔合一模式,配合社工支援,培育學生建立自律守規的精神,孝愛父母,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本校著重關愛文化,曾獲2009關愛校園 - 最樂於分享主題大獎。透過各種輔導活動、生命教育、德育課程、班級經營等活動,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更讓學生學習掌握解難、協作、溝通等共通能力,提升個人素質,達至全人發展,確立健康及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本校更鼓勵學生參與義工活動,學習與人分享。本校「明心義工隊」多年來積極服務社區,屢獲各方好評,更獲得社署頒發傑出義工計劃獎及義工之星獎、義工計劃金獎。洪校長積極鼓勵師生參與義工服務,獲選為2005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8年香港傑出義工及2010年傑出義職人士。本校教師更於近年屢獲優秀教師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