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東區
宗教
無宗教
就讀學生性別
女
創校年份
1890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官立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已接受師資培訓人數百分率 | 94%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61%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46%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17%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7%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76%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4 |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4 |
語文及教學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歷史;中國語文;普通話
中國歷史;中國語文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全人發展;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電腦認知;英國語文;地理;歷史;家政;初中科學(中三);英語文學(中三);數學;音樂;體育;科學(中一至中二);視覺藝術
全人發展;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經濟;英國語文;地理;歷史;英語文學;數學(必修部份及延伸單元);音樂;物理;體育(非選修);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歷史;中國語文;普通話
中國歷史、中國語文、中國文學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全人發展;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電腦認知;英國語文;地理;歷史;家政;初中科學(中三);英語文學(中三);數學;音樂;體育;科學(中一至中二);視覺藝術
全人發展;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經濟;英國語文;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英語文學;數學(必修部份及延伸單元);音樂;物理;體育(非選修);視覺藝術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
學校的語言教育政策旨在培養同學具備兩文三語的能力,使他們能熟練地使用中文和英文書寫,自信地使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與人溝通。除了正規課程外,同學還有充分的機會在課外活動中提升語文能力,例如參與中、英文戲劇表現或比賽、辯論比賽和校際朗誦節等。另外,由舊生協辦的英語會話聯盟,邀請了不少知名的外籍人士成為同學的導師,讓同學進一步提升英語會話能力。在姊妹學校計劃下,同學可以與內地學生一起練習用普通話朗讀中國詩歌和散文。對於熱衷於學習外語並探索世界的同學,他們還可以通過其他語言課程選修日語、法語、韓語和西班牙語等。
除考試及測驗外,引用持續評估機制。
本校致力培育同學成為不斷追求卓越,重視協作的終身學習者。本校老師深信,年青人的許多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往往是從課堂潛移默化而來,因此我們同心協力,運用以下的教學策略,為同學提供優質的教育:
1. 發揚校訓「登高見博」的精神;
2. 提供全方位學習的機會,讓同學透過經歷和觀察,學到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3. 培育同學成為主動的終身學習者;
4. 鼓勵同學與同儕互相分享知識;
5. 在同學間建構反思的文化;
6. 培養同學的解難能力,讓她們成為慎思明辨的人。
申請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收生準則及比重:面試表現40%;學業成績(教育局提供之學生成績次第)45%;課外活動15%;品行乙等或以上。
1. 中一調適課程,為期五天,內容包括學校、學科、校規、校園生活簡介等。
2. 中一迎新日。
3. 新生暑期活動:本校為中一新生提供中文、英文及數學銜接課程,以鞏固學習基礎,為新學期作好準備。
4. 中一家長會。
5. 本校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除健康及性教育組安排相關的活動外,同學也可透過家政科、體育科及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學習有關健康生活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其他資料
1. 提供全人教育,透過追求知識、技能和培養正面的價值觀,讓同學健康成長和為未來的發展奠立基礎。
2. 培養同學成為未來的領袖,能夠應對挑戰並致力於改善本地、國家和全球的發展。
本校校風純樸,同學有禮、自律及主動。訓輔合作無間,以及得到香港家庭福利會全職駐校社工不遺餘力的支援,旨為提升本校同學的自我形象和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