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黃大仙區
宗教
無宗教
就讀學生性別
男女
創校年份
2001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資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00 |
中五 | $300 |
中六 | $300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已接受師資培訓人數百分率 | 85%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32%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35%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34%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26%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40%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5 |
中二 | 5 |
中三 | 5 |
中四 | 5 |
中五 | 5 |
中六 | 5 |
總數 | 30 |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5 |
中二 | 5 |
中三 | 5 |
中四 | 5 |
中五 | 5 |
中六 | 5 |
總數 | 30 |
語文及教學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電腦、公經社科(中一)、生活與社會(中二及中三)、商業(中三)、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家政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化學、生物、物理、地理、視覺藝術、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2024/25學年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電腦、公經社科(中一及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商業(中三)、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家政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化學、生物、物理、地理、視覺藝術、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按班別_組別訂定教學語言_校本課程
-
-
全校語文政策:本校十分注重學生的語文水平,持續推出不同的語文政策。英文科額外開設50班,部份英文口語訓練,師生比例降低至1:4,提升英語學習效能;每年會舉辦公開英語演說技巧計劃、深化閱讀計劃、英語大使、英語日營、課後外籍英語老師興趣班、全方位學習課程,於暑假期間會進行各科銜接課程及IPA課程等,讓學生從不同的範疇接觸及運用英語。中文科於中一至中六級額外開設30班,重點教授學生閱讀及寫作技巧,令學生達至中英兼擅。
本校採用多元的評估模式,除每學期設有統一測驗、考試外,各學科均設有平時分,利用科本及持續的評核模式,促進學習效能。
此外,學校每年撥款超過五百萬額外增聘10位教師及10位助理教師,使中、英、數及部份科目增加共109班小班,進行小班教學,部份英文口語班訓練,師生比例降低至1:4,提升英語學習效能,以小組形式提昇學生高階思維和鞏固課堂知識。
學校採取自主學習的教學措施,成效顯著,學生成績卓越:
2024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全部科目均以英語應考(中國語文、中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除外)。
本校學生於核心科目取得「332A」符合本地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入學要求的百分率達87%(全港平均45%)。所有科目優良率(等級4或以上)平均達56%,全部科目高於全港常模。其中物理科優良率達85%,生物科優良率為81%
畢業生入讀大學情況
2024年有86%的畢業生經聯招入讀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全港平均39.8%)
畢業生入讀之大學課程分別有:醫學、物理治療學、言語及聽覺科學、醫療化驗科學及放射學、保險及財務與精算學、風險管理科學、專業會計學等。
申請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參考:面談表現(以中、英進行);學業成績(中、英、數三科中兩科達優良或以上,其中一科必須為英文科);老師評語及操行(必須達優良或以上);課外活動表現。
有關收生準則的比重將於稍後在學校網頁公布。
1. 中一銜接課程 2. 中一迎新家長講座 3. 中一迎新輔導活動
為建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聯同輔導組、訓導組、資訊科技組、學生事務組及課外活動組合作推行一連串國民教育、健康生活習慣、藥物教育、性教育、抗逆能力、情緒商數訓練、朋輩鼓勵及網上操守教育等活動。
其他資料
秉承保良局一貫辦學宗旨,五育並重,培育學生高雅情操和積極而正確的人生觀,強化學生對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家的責任感。同時,學校與家長緊密聯繫,務求使學生愉快成長。本校教學方針以引導、啟發為主,以發掘學生潛能。本校亦著重學生的兩文三語水平,更要求學生具備高層次的邏輯思維及表達技巧。
為強化學生德育操守,以灌輸學生正確價值觀及建立正確使用互聯網媒體的態度,訓導組、輔導組、學生事務組、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推行不同類型的教育計劃,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主題,包括國民教育、正向教育、生命教育、網上欺凌,並配合不同的教育活動,如剪報討論、短片及電台廣播、標語設計比賽、網絡糾察、講座或工作坊等,讓學生明白於正向思維的重要,以及互聯網上的各種不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