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湾仔区
宗教
佛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59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已接受师资培训人数百分率 | 90%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4%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50%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9%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5%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76%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普通话、佛化德育及价值教育、电脑*、视艺*、中国历史、体育*、<br>音乐* 及<br>中一:公民、经济与社会科*、历史* STEAM教育*<br>中二:生活与社会*、地理* STEAM教育*<br>中三:历史*、地理* STEM教育*
中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佛化德育及价值教育、伦理与宗教、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经济、资讯与通讯科技、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视觉艺术、艺术发展、体育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中一至中三)*,<br>科学(中一及中二;中三:物理、化学、生物)*;<br>采用英语教授非华语学生:公民、经济与社会科(中一)、生活与社会(中二)、历史(中一及中三)、地理(中二及中三)
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及二,物理*、化学*、生物*<br>采用英语教授非华语学生:化学、经济,生物、历史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普通话、佛化德育及价值教育、电脑*、视艺*、中国历史、体育*、<br>音乐*、STEAM教育*及<br>中一:公民、经济与社会科*、历史*<br>中二:公民、经济与社会科*、地理*<br>中三:历史*、地理*
中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佛化德育及价值教育、伦理与宗教、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经济、资讯与通讯科技、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视觉艺术、艺术发展、体育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中一至中三)*,<br>科学(中一及中二;中三:物理、化学、生物)*;<br>采用英语教授非华语学生:公民、经济与社会科(中一至中二)、历史(中一及中三)、地理(中二至中三)
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及二,物理*、化学*、生物*<br>采用英语教授非华语学生:生物、历史、化学、经济
著意提升学生两文三语。外籍英语老师带领多样化学习活动。部分科目安排学生以英语学习特定课题,透过“英语延展教学活动”,拓阔学生英语学习环境。举办英语周、中国文化活动及普通话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香港校际朗诵节、征文比赛、故事演讲比赛。学生积极参与校外语文活动,获由大公文汇及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合办的“理文杯”第三届中国文化和旅游知识竞赛中,初中及高中两组各于个人组和团体赛中夺得2亚及2季军;为香港学校朗诵节奖台常客,在第七十五届香港学校朗诵节(2024)中屡获殊荣,共获2冠、8亚、3季及多个优良和良好奖状;学生在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办之“中学生读书交流活动香港区读书随笔写作比赛”获高中组特等奖。
全年学业成绩评核根据学生统测、考试及其他学习活动表现厘订;强调多元化评估,除一般纸笔测考,亦著重学生家课、专题报告、校外考察、口述汇报、阅读报告等表现,强调持续性评估及促进学习评估活动;特为中一学生举办测考温习班。
根据2020年重点视学报告显示,学校能善用既有机制,有系统地统筹和策划支援学生在家学习及发展的措施和复课后的跟进工作,并适时检视和调整各项措施,颇具自评精神。停课期间,学校除了继续因应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提供支援外,也逐步推展网上学与教,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推行各项拔尖保底措施,为高中学生安排科本补课,备战公开试;又为初中学生设功课辅导班、暑期启导班,令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5 年9月升读中一)。甄选准则为﹕
1. 申请学生成绩次第名单(50%)。
2. 操行、课外活动、服务、奖项、面试表现及其他(50%)。
暑假举办为期两星期的中学生活适应课程、英语衔接课程、暑期英语数学及科学拔尖班、趣味运动课、英语演说,装备中一新生适应未来学习;亦为新来港学童举办“我的新天地–暑期篇”,让学生尽快适应本地生活。为中一新生家长举行家长日,讲述学校发展及对学生期望;又为新生家长举办IT工作坊,配合学校资讯科技教育。以学生能力水平分班,安排第九节自习课,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又设拔尖保底课程及测考前温习班,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开学后,举办中一迎新会及“周会及集队礼仪”德育课,配合德育培训营,提升学生沟通能力、抗逆力及社交技巧;为中一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安排所有初中学生参加急救课程,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其他资料
本校为佛教团体所办,以佛陀精神为办学宗旨,秉承校训“明智显悲”,提供优质教育,致力培育学生终身学习,全人发展。
1. 学校获教育局邀请担任2013“训育及辅导工作巡礼” — “中、小学教师交流日”演讲嘉宾;2014年获香港教育大学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邀请作推行生命心灵教育心得分享。
2. 学校继续举办“上学威龙奖励计划”,肯定学生正确行为,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投入校园生活。2023/24年共收赞赏纸2615张。98.9%以上学生获“上学威龙”奖励印;全校学生出席率及准时率分别为96.8%及99.2%。
3. 学校校风纯朴,学生的校服仪表、准时勤到、集会礼仪皆有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