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沙田区
宗教
佛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81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已接受师资培训人数百分率 | 87%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99%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32%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47%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33%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6%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61%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5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5 |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5 |
中六 | 4 |
总数 | 25 |
语文及教学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中史、普通话、佛学、体育、视觉艺术*、生活与社会(中一、中二)、经济(中三)、地理、历史、校本阅读(中一)、校本STEAM科技课程、电脑
中国语文、中史、历史、地理、伦理与宗教科、体育、视觉艺术、公民与社会发展、资讯与通讯科技、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经济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此科包括两部份:一般中学英语课程及由外籍老师设计的校本增润课程)
英国语文、英语话剧、数学(包括延伸课程)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科学、音乐(中一至中三)<br>(按学生入读的不同班别,其中两科以英国语文教授,详情请参考学校网页)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中史、普通话、佛学、体育、视觉艺术*、公民、经济与社会(中一)、生活与社会(中二)、经济(中三)、地理、历史、校本阅读(中一)、校本STEAM科技课程、电脑
中国语文、中史、历史、地理、伦理与宗教科、体育、视觉艺术、公民与社会发展、资讯与通讯科技、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经济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英国语文(此科包括两部份:一般中学英语课程及由外籍老师设计的校本增润课程)
英国语文、英语话剧、数学(包括延伸课程)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科学、音乐(中一至中三)<br>(按学生入读的不同班别,其中两科以英国语文教授,详情请参考学校网页)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本校极重视英语,中一至中六均推行小班教学,目的是让老师能多些机会照顾到同学不足之处,学校亦举办多项英语活动让同学能有更多机会运用英语,使他们学得更深刻;中一级部份班别部份科目用英语授课(主要为学科,例如科学、数学、音乐等),其馀班别在数学、科学等科目进行英语延展教学活动过渡到中四用英语教学,其他科目例如视觉艺术、音乐等亦会用活动教同学学好英文;中四至中六则所有理科科目使用英语教学。
学校每年有2次考试及2次测验,所有科目并有持续性评核,以发展学生潜能。
中英数三科因应同学程度而进行分组教学,每组约20人,老师有较多时间作个别指导,有助提升同学的程度及自信。各组有各自的课程及教学目标,以达到“拔尖”及“补底”的作用。
高年级则以多练习、多思考、多评估为主,藉以建立深厚的学问根基,一方面帮助同学日后发展,亦有助应付公开试及升读大学。
全校推行上课前“阅读计划”,中一设立阅读科,教授同学阅读技巧,亦要求学生在其他科目阅读课外书籍及报纸。
公开试成绩:未来以协助同学升读大学作为主要工作目标,现正推行一连串计划帮助同学,中五及中六各科均设有补习班帮助有需要同学争取好成绩,过往数年中学文凭试合格率超过八成,每年约有九成同学入读大学及大专院校。近年,本校多位同学以极优异成绩升读大学,例如伍耀辉同学入读香港大学精算系、林筱诗同学和罗庭禧同学入读香港大学财务及会计学系、曾美宝同学入读理工大学物理治疗学系、吴玉怡同学获香港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优先取录、叶泳余同学入读中文大学专业会计学系,梁颢晋同学入读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汤咏欣同学入读香港大学中国语文及教育双学位、赖雨琪同学入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及教育双学位。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5 年9月升读中一)。
学业能力及非学业能力方面:学业成绩40%;操行(B级或以上)20%;面试表现40%。
迎新日在8月份举行。此外,为使中一新生能早日融入本校,(校方)在8月份特别安排课程协助其适应中一生活。
设环境及健康教育组,通过宣扬健康讯息,教导基本的健康生活知识,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1. 举办“预防滥用药物”讲座、“认识青春期”工作坊等。 2. 举办活动,提倡“健康就是美”的态度,以抗衡传媒标榜“瘦就是美”的思想。
3. 提供多元化课外活动,鼓励同学定期运动。 4. 小心选择午膳供应商,提供富营养之午膳。
其他资料
本佛化教育的精神,配合时代进展的需要,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接受均衡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校风纯朴,同学沉实受教,校内纪律严明,并有各方面的配合,例如班主任与家长的紧密联系、高效能的辅导小组及其工作,中一至中三级留校午膳及安排午间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及制服团队让同学参与。
为提升同学艺术欣赏能力,本校中一同学须参与一项艺术活动(英语话剧、中乐团、合唱团或舞蹈组)中四、中五设有艺术欣赏导修课程,并带领同学定期欣赏香港小交响乐团、香港舞蹈团、徐展堂中国艺术馆的演出或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