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东区
宗教
伊斯兰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97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已接受师资培训人数百分率 | 75%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2%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42%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32%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5%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3%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3 |
中二 | 3 |
中三 | 3 |
中四 | 3 |
中五 | 3 |
中六 | 3 |
总数 | 18 |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3 |
中二 | 3 |
中三 | 3 |
中四 | 3 |
中五 | 3 |
中六 | 3 |
总数 | 18 |
语文及教学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包括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及普通话) <br>只适用于华语学生:<br>(公民、经济及社会(中一)*、生活与社会(中二至中三)*、数学*、电脑*、综合科学*、科技与生活(中一至中二)*、策略与管理(中三)*、宗教*、体育*)
中国语文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音乐、视觉艺术<br>只适用于非华语学生:<br>(公民、经济及社会(中一)*、生活与社会(中二至中三)*、数学、电脑、综合科学、科技与生活(中一至中二)、策略与管理(中三)、宗教、体育)
英国语文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阿拉伯语、乌都语、尼泊尔语、普通话
数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世史、“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资讯及通讯科技、生物、物理、化学、文凭试体育、视艺、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应用学习、宗教、体育、生命教育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包括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及普通话)<br>只适用于华语学生:<br>(公民、经济及社会(中一至中二)*、生活与社会(中三)*、数学*、电脑*、综合科学*、科技与生活(中一至中二)*、策略与管理(中三)*、宗教*、体育*)
中国语文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英国语文、音乐、视觉艺术<br>只适用于非华语学生:<br>公民、经济及社会(中一至中二)*、生活与社会(中三)*、数学、电脑、综合科学、科技与生活(中一至中二)、策略与管理(中三)、宗教、体育
英国语文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阿拉伯语、乌都语、尼泊尔语、普通话
数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世史、“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资讯及通讯科技、生物、物理、化学、文凭试体育、视艺、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应用学习、宗教、体育、生命教育
中一至中六学生因应学生的能力及需要,安排华语及非华语学生分组上课。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学生在校只可使用广东话及英语作为沟通语言。
基本上依照教育局及考评局公布的学业评估指引。
1. 本校注重学生中及英文语文发展,安排阅读计划(包括线上及实体阅读物),积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馆藏书量超过三万本。
2. 为加强学生竞争力,本校开辨其他语文给学生作为选修课程,如普通话、乌都语文、尼泊尔文、阿拉伯文等。
3. 培育同学成为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4. 培育同学有正向价值及积极人生观。
5. 为加强学与教效能及增加学习趣味,本校成功向优质教育基金申请资助,于本学年更换全校课室及特别室白板及黑板为电子白板。
6. 为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本校于课后安排不同功课辅导班及补习班给有需要学生,费用全免。
7. 本校著重学生全人发展,开设不同课外活动给学生参加,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及义工服务。
8. 为加强学生的解难能力及新科技技能,本校重新编制电脑科和科技与生活课程,并加入不少STEM元素,重新装修电脑室为资讯科技教室(IT Lab)。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5 年9月升读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收生准则及比重:
1. 学生过去课外活动及服务的参与占20%。 2. 学生学业成绩占50%。 3. 操行占10%。 4. 学生面试表现占20%。
设中一新生暑期班、迎新日、中一新生家长会,尽力协助新生适应中学生活。
其他资料
透过严谨的管教,深切的个别关怀,培养学生对生命抱积极态度,对自己有进取要求;能自重、自爱、自信,及尊重别人。让学生有机会发挥个人潜能。
1. 本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关顾,设有培育组推行训辅合一政策,以全面关顾学生成长。
2. 中一至中六各班设双班主任,给予学生加倍的关顾。班主任的办公室与他们的学生设置在同一楼层,使老师与学生有更紧密的接触,方便照顾。另设级组,透过正规及非正规会议,处理学生训辅问题,并组织级组活动及比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及培养良好习惯及行为。
3. 本校著重发挥学生个人潜能,设有学生会及超过40个课外活动小组。本校亦与区内多个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推行不同活动,让学生能分享社区资源外,更可于课馀时间投入社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