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元朗区
宗教
無宗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2005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25 |
中五 | $325 |
中六 | $325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已接受师资培训人数百分率 | 82%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38%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40%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45%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9%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46%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中国历史、公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与社会、普通电脑、体育、视觉艺术、科技与生活、音乐、普通话(中一及中二)、QTS Stars(中一及中二)、STEAM教育
中国语文、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微积分与统计)、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二(代数与微积分)、公民与社会发展、历史、中国历史、经济、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地理、资讯及通讯科技、物理、化学、生物、科技与生活、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体育、视觉艺术、应用学习、日文(中五)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
学生可选择以英文修读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微积分与统计)、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二(代数与微积分)、经济、化学、生物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中国历史、公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与社会、普通电脑、体育、视觉艺术、科技与生活、音乐、普通话(中一及中二)、QTS Stars(中一及中二)、STEAM教育
中国语文、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微积分与统计)、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二(代数与微积分)、公民与社会发展、历史、中国历史、经济、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地理、资讯及通讯科技、物理、化学、生物、科技与生活、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体育、视觉艺术、应用学习、日文(中六)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
学生可选择以英文修读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微积分与统计)、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二(代数与微积分)、经济、化学、物理
为提升学生的中英文语文能力和兴趣,学校采取了不同且多元化的策略来改善学习效能并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学校安排小班和分组教学,及各种课后增润课程。此外,学校聘用两位外籍老师,安排多元化的英语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
全学年设三次考试,结合进展性及总结性评估,检视学生的学习成效;积极使用水平参照模式评量学生表现和安排多元化功课。
为达致全人发展的目标,本校正规课程着重同学于学业和品格的均衡发展,装备同学面对未来的挑战。
本校初中设有英语核心及延伸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高中方面,核心科目分设标准课程及延伸课程;选修学科则开设拔尖、增润课程。我们的课程规划旨在全方位照顾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我们重视学生品格的培养,本校每天均设有两节班主任课,让班主任有充裕时间与同学相处,促进师生关系,协助同学建立自信、学会坚持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每个星期设有周会,安排学术讲座、校外考察、音乐、戏剧、体育运动、社会服务、生涯规划等活动,让同学体验多元经历,探索未来路向,确立正面的价值观。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5 年9月升读中一)。
评核范畴包括:面试表现 35%;学业成绩 35%;操行、参与服务、课外活动之表现及个人专长与才华 30%。
学校为中一学生安排暑期衔接课程。课程包括图书馆课、英文、其他术科及多元潜能发展课程相关的课堂。活动包括团队建立活动、校园定向活动及师生互相认识等环节,让学生及早适应中学的学习模式及节奏。学校除著重学术成绩,还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平衡身心健康,在不同领域上发光发亮。
其他资料
实践理想,承担使命。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正面和充满关怀的环境,建立一个能体现手足情、邻里心、爱国诚、人类友爱的社群;协力为本校成员营造一个修己至善的环境,发扬专业精神。
采用全校参与培育工作模式,强调互相尊重、正面积极与关爱的校园文化。学校透过双班主任制,老师级集会分享、活动工作坊和跨科课程,培育学生的品格和公民素质,并强调身心平衡发展,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以追求卓越为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