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葵青区
宗教
無宗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78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已接受师资培训人数百分率 | 95%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4%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51%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25%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5%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60%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普通话、科学*(中一至中二)、公民、经济与社会*(中一)、生活与社会*(中二)、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生物*(中三)、化学*(中三)、物理*(中三)、基础商业*(中三)、视觉艺术*、设计与科技*、家政*、音乐*、体育*、公民教育*
中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历史、生物、化学、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视觉艺术、旅游与款待(中四)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普通电脑*
数学、物理、资讯及通讯科技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普通话、科学*(中一至中二)、公民、经济与社会*(中一至中二)、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生物*(中三)、化学*(中三)、物理*(中三)、基础商业*(中三)、视觉艺术*、设计与科技*、家政*、音乐*、体育*、公民教育*
中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历史、生物、化学、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视觉艺术、旅游与款待(中四﹑中五)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英国语文, 数学(中一)
英国语文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中二至中三)、普通电脑*
数学、物理、资讯及通讯科技
本校的初中课程除英文科外,均以中文为教学语言,以促进课堂学习的沟通及各科高层次的思考。此外,为使初中同学,能基本掌握“两文三语”,本校聘有外籍英语教师,并透过“丰富语文环境活动”、中英文阅读奖励计划、课馀补充课程、衔接课程等措施协助初中同学掌握“两文三语”。
学校的跨课程英语规划小组统筹各项“英语延展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在不同学习范畴的英语能力。当中包括:推展跨学科英语增润课程;编制英语增润读物;开展早上英语导读计划,以及阅读英语报章;举办英语学习日和午间英语学习活动;又于暑假期间安排衔接课程,以便同学在高中阶段顺利衔接以英语学习。
学生的学业成绩由常分和考试分组成。全年考试两次,另于上、下学期均设统测周;常分包括书面测考以外的元素。
透过常规和隐闭课程(Formal and Hidden Curriculum)的推行和重整,协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和精神。本校在过往的日子,先后多次获得优质教育基金拨款资助推展综合人文科和生活科的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跨学科专题研习、全方位学习(学习活动课和活动课程)及美化校园计划。近年更获基金拨款,在历史与文化科、化学科和生物科推展“学生为本的学习考察活动”、“元认知教学策略”、“生物科技教育”,“我的行动承诺 — 感恩珍惜.积极乐观”,结合电子学习,强化预习趣味和学与教的互动,让学生深化自主学习的模式和进一步照顾学生学习的多样性。此外,获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中学IT创新实验室”拨款,在科技教育和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以跨学科协作的课程发展模式,为学生安排学习活动,使学生能获得宝贵的学习经历,并提供机会让具有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参与与“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教育”相关的比赛和活动。STEM教育得到教育局的校本支援服务,并参与中大赛马会“智”为未来计划,尝试透过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发展和学校发展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促进学生的STEM学习。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5 年9月升读中一)。教育局成绩次第40%, 学业成绩15%, 操行和态度10%, 面试表现30%, 课外活动及奖项5%。
1. 中一迎新日(每年七月中举行)及 暑期衔接课程。
2. 中一留校午膳及午间活动
3. “大哥哥大姐姐 ”计划
学校成立“健康校园政策统筹小组”制订和推展健康校园政策及相关的活动,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与正确的价值观,以期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项挑战。
其他资料
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发展学生潜能;透过不倦的自学、体验和实践,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热心服务的精神和贡献社会的胸怀。
本校校风纯朴,学校重视学生德育的培训和辅导工作,除学业指导外,更有多元化的生活辅导。透过“以班为本”的概念,加强班主任对学生全面辅导的角色,及借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