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元朗区
宗教
佛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63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20 |
中五 | $320 |
中六 | $320 |
学校设施
2. 设备完善的课室共有29间、特别室10多间、会议室3间、独立礼堂、309多用途活动室、电子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学中心、电脑室3间、资讯科技控制室、校园电视台、多用途课室及升降机。
3. 全校课室均装有空气调节设备、电脑投射机及实物投影机。
4. 设立“奋进室”,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学,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效。
5. 配备大型LED显示屏的大礼堂和灵活多变的多用途活动室,为各类学习和活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学校师资
已接受师资培训人数百分率 | 80%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6%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26%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43%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5%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42%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数学、综合科学(生物、化学、物理〔中三级〕)、历史、地理、公民、经济与社会(中一级)、生活与社会(中二级、中三级)、普通话、中国历史、普通电脑、佛学、视觉艺术、音乐、设计与科技、家政、体育、德育及公民教育、专题研习(中国史地及经济发展)
中国语文、数学、公民及社会发展、历史、中国历史、地理、经济、化学、生物、物理、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视觉艺术、资讯及通讯科技、旅游与款待、体育、体育(文凭试)、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佛学、禅修(中六级)、伦理与宗教、应用学习(多媒体故事、西式食品制作、生活日语及日本文化)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微调中学教学语言安排,于中一及中二级推行英语延展活动,以英语教授历史科、地理科及视觉艺术科知识,增加英语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数学、综合科学(生物、化学、物理〔中三级〕)、历史、地理、公民、经济与社会(中一级)、生活与社会(中二级、中三级)、普通话、中国历史、普通电脑、佛学、视觉艺术、音乐、设计与科技、家政、体育、德育及公民教育、专题研习(中国史地及经济发展)
中国语文、数学、公民及社会发展、历史、中国历史、地理、经济、化学、生物、物理、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视觉艺术、资讯及通讯科技、旅游与款待、体育、体育(文凭试)、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佛学、禅修(中六级)、伦理与宗教、应用学习(多媒体故事、西式食品制作、生活日语及日本文化)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英国语文<br>
英国语文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微调中学教学语言安排,于中一、中二级及中三级推行英语延展活动,以英语教授历史科、地理科及视觉艺术科知识,增加英语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
1. 重视学生“两文三语”能力,透过各科及各组安排适切的教学活动,提升语文能力,为未来升学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 创建英语学习环境,举办不同类型的英语学习活动,强化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英文大使计划、英语早会分享、英语街头表演、英语周、英语星期五及电影欣赏等,以提升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 3. 初中教学语言进行微调,各科均展开英语教学延伸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英文的信心及兴趣。 4. 英文科与其他学科协作,携手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共同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 5. 针对学生的中文及普通话能力投放资源,提供不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展示其中文及普通话能力。
1. 透过课程设计、多元教学策略、课业及测考调适,及特别考试安排等,照顾学生的学习多样性。 2. 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评估调适,让学生有公平的机会展现学习成果,同时亦确保有关安排不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公平。 3. 为个别班别,在中文及英文科提供调适考卷,推动支持性的考评理念,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1. 本校以学生为本,在学校及学科层面运用不同措施以照顾学生的学习多样性及不同的学习风格。 2. 核心科目(中、英、数)采用分组模式教授,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信心,增强学习效果。 3. 课后举办“初中精补班”及“高中补课”,支持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4. 科组之间有不同形式的跨课程合作,例如中华文化日,组织跨课程学习活动,以促进综合或跨领域的知识及技能,提升学习兴趣及信心。 5. 积极发展STEAM教育及资讯科技学习,以扩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提升学习表现。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5 年9月升读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收生准则及比重如下:
学业成绩占30%、操行及态度占20%、面试表现占30%、课外活动及奖项占10%、校内及校外服务占10%。
1.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在八月举办“中一新生迎新课程”,活动内容包括:训辅课程、视觉艺术课程、STEAM课程、禅修课程、音乐课程、图书馆课程、全方位学习课程、多元才艺体验课、校本成长历奇体验、资讯科技体验课程、新生班主任课、校队选拔课程及家长教师会分享。通过不同活动,让家长及中一新生了解学校的校园生活,认识各种校园设施及多元学习资源。 2. 关注学生全人发展,透过“班级经营”活动,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3. 推动家长教育,强化家校沟通,让家长与子女共建和谐及正面的生活态度。 4. 校园所有饮用水已全部安装符合美国NSF53标准,确保校园食水的质量及师生健康。
其他资料
秉承圆玄学院“崇尚儒释道三教,正心修身,存真养性,智慧慈悲,依仁抱义,明道立德,博施济众,普渡群生”宗旨,“明道立德,慈悲喜舍”为校训,佛陀“慈悲济世”为精神,推行佛化教育,启发正知正见,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使能拥有升学就业能力,具备圆融通达、积极精进人生态度,为人类福祉努力。
1. 本校致力构建“尊重他人”的共融校园文化。
2. 本校设立双班主任制,由同级班主任老师组织成“级会”,以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透过级会,教师定期举行会议并进行合作,提升对学生学习、品格上的支援。
3. 本校广泛推行级本和校本的奖励计划,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4. 自二零零八年至今,本校连续十二年获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香港辅导教师协会及教育局共同颁发之“关爱校园”荣誉。其中二零一零年获“卓越关爱校园”之“最积极推动关爱文化”主题大奖及二零一三年获“卓越关爱校园”之“最关爱家校合作主题大奖”。
5. 本校为启发潜能学校,获美国启发潜能教育联盟颁发“国际启发潜能教育成就大奖”已达十四年,并于二零一七年获认证“国际启发潜能教育成就大奖”的金奖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