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黄大仙区
宗教
無宗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69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20 |
中五 | $320 |
中六 | $32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已接受师资培训人数百分率 | 75%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34%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53%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28%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8%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4%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科学*、公民、经济与社会*(中一)、生活与社会*(中二、中三)、普通话、视觉艺术*、音乐*、体育; <br>中一开设:资讯素养及运算思维教育*、创客教育初阶课程*; <br>中二开设︰创客教育进阶课程*; <br>中三开设︰人工智能(AI)课程*
中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物理、化学、生物、中国历史、地埋、历史、经济、旅游与款待、视觉艺术、资讯及通讯科技、体育、设计与应用科技;<br>多元学习节:CLAP-TECH、职业英语、社会情绪学习、语言学习<br><br>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2024/25学年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中一至中三)*
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微积分与统计)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科学*、公民、经济与社会*(中一、中二)、生活与社会*(中三)、普通话、视觉艺术*、音乐*、体育;<br>中一开设:资讯素养及运算思维教育*、创客教育初阶课程*;<br>中二开设︰创客教育进阶课程*;<br>中三开设︰人工智能(AI)课程*
中国语文、物理、化学、生物、中国历史、地埋、历史、经济、旅游与款待、视觉艺术、资讯及通讯科技、体育、公民与社会发展、设计与应用科技;<br>多元学习节:CLAP-TECH、职业英语、社会情绪学习、语言学习
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英国语文
英国语文、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2025/26学年拟开设科目, 按班别_组别订定教学语言_校本课程
数学(中一至中三)*
数学、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微积分与统计)
为提升学生的两文三语能力,学校提供充足语文课时,按学生能力分组,加以适切的照顾。学校获余近卿先生家族“日昇基金”拨款,为英文科增聘两位外籍英语教师(合共三位),推动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以丰富英语学习经历。同时,学校应用不同的学习程式及平台,于课堂以外延伸英语学习。
全年分两个学期。初中设四次统一测考,部分科目按学生学习表现设计相关的考核焦点,使更有效照顾学习差异。高中全年设两次考试,亦设每星期的统测日,分阶段测考不同学科,使学生更能掌握文凭试的要求及应试技巧。此外,学校就学、教、评作系统的规划,中英数三科于初中设定学习框架及学习目标,按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焦点培训及评估。
本校以学生为本,为照顾学生的学习多样性,推动分组教学,并因应学生的能力进行课程调适及评估。而透过“摘星计划”,则为不同年级成绩优异及勤奋的同学,以小组形式提供高阶精修课程,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提升学习能力。学校推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又全面推行学生“自携电脑装置”政策以配合各学科的电子学习及教学。中、英、数三科设立“学习框架”及订立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此外,本校与各大专院校协作,设计具特色的校本科技课程。在初中设立“资讯素养及运算思维教育”及“创客科”,透过电脑编程,设计及制作智能产品,让学生发挥创意及提升解难能力。而中一级参与由赛马会及都会大学带领的“赛马会STEAM教育资源共享计划”,透过不同的STEAM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透过科学及科技了解世界。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支援下,中三级推行AI for the future人工智能教学,紧贴科技发展新趋势。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5 年9月升读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甄选准则:学业成绩35%;面试表现25%;操行及态度25%;活动及服务10%;奖项5%。
本校为新中一学生举办两个阶段的适应课程,七月注册后以适应升中尽展才华“成长启航”为主题,八月尾进行提升学术预备新学年。适应课程期间学生认识“余中人素质”,由热爱生命到贡献国家,十二句优秀素质目标,配合十二招式余中拳,建立学生的归属感和人生目标。透过多元化课程,发掘学生才能,让学生站在余中舞台,展现光彩。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照顾,并学会欣赏自己,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余中为中一学生特设“官子明礼仪之家”计划,在校内经历三日两夜的生活体验,藉以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学习与人相处,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学校订立健康校园政策,全面照顾学生身心社灵的发展,包括:体适能、均衡饮食、性教育、媒体素养、疾病防控及环保意识等,指导学生如何实践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提升抗逆能力。
其他资料
本校以学生为本,致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并因应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提供适切的课程,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五育得以均衡发展。学校期望学生享受自律而愉快的学习生活,发扬“仁、爱、勤、诚”的校训精神,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校本著全人培育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我们透过训辅整合,建立淳朴的校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及热心服务的精神。本校致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形象,培养学生自律自信,乐观感恩,让学生在重视纪律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下成长。